close

1880年,羅丹接受委託為裝飾藝術博物館大門設計雕塑,在飽讀但丁《神曲》後,與義大利雕塑家吉貝爾蒂為佛羅倫薩洗禮堂所作的〈天堂之門〉相呼應,提出〈地獄之門〉。


〈地獄之門〉約有兩百個形象,自成一個世界,表現人的情慾與恐懼、希望與幻滅,在這些強健與纖弱的肉體中,傾注了深切的同情和憐憫之心,給羅丹取之不絕的創作靈感,後來有些又單獨成為獨立作品。

〈地獄之門〉宛如告訴我們可以從死的掙扎裡一窺生命的躍動和奧祕,〈地獄之門〉僅僅是一座「門」,從那開始雕像一個個從那「門」跳出來、飛去、隕落,好似某種安耐不著,浮態的走動、緊張的奔濤、燃燒的欲求,證明「死是一切思想的泉源」。沒有聞過死味的人,怎能明白生命是創造呢?羅丹花了三十七年,反複推敲,不肯輕易定稿,既使到死,它仍是一部「未完成」,這意味著生與死的奧祕是無法盡知的。

〈沈思者〉的冷靜和孤單,像在沉澱一切的衝動和莽撞。

羅丹構想但丁坐在地獄門上的一塊岩石上,居高臨下,陷於苦思狀,在構築其巨著,同時也展現羅丹想從藝術創造中通過思考死而往之生。

〈沈思者〉是一個赤身裸體男子,身體的肌肉強壯有力,屈身蹲坐在岩石上,雙腳後縮,他一手以拳抵下頦,另一手搭在膝蓋上,眼光俯瞰著下部地獄門中被洪水吞捲的罪人,腦海中形成森羅萬象的思慮。這位陷於苦思的人不是幻想者,而是創造者。它在地獄門中央,思考著人世間一切的美善、痛苦、情愛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teor244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